近日,新版《紅樓夢》的上映引發(fā)了廣泛關注和熱議,其票房和口碑雙雙遭遇滑鐵盧,撲街之勢似乎在意料之中。
新版《紅樓夢》從籌備到上映歷經(jīng)波折。導演胡玫嘔心瀝血,耗時 18 年精心打磨,然而結果卻不盡人意。影片上映僅幾天,票房預測僅為 600 多萬,片方只能分到 36%,可謂血虧。
在選角方面,制作方下足了功夫,從 2 萬多報名者中挑選演員,還進行了國學和紅學等封閉式培訓。但演員們對角色的解讀卻引發(fā)了諸多吐槽。比如張淼怡對林黛玉的評價,以及黃佳容對寶釵的解讀,都與大眾的認知存在偏差。
不僅如此,影片的內(nèi)核也備受爭議。有觀眾認為其被拍成了青春疼痛愛情電影,與原著的內(nèi)涵相去甚遠。盡管有少數(shù)人給予了五星好評,但點贊量與一星差評明顯不在一個量級。
值得一提的是,豆瓣平臺上關于該片的評分和評論也頗具爭議。雖說現(xiàn)在的豆瓣充斥著粉黑大戰(zhàn),但豆瓣的算法機制仍有一定參考價值,畢竟低分往往意味著作品存在較大問題。
導演胡玫還痛斥黑粉,指出有人使用 AI 虛擬數(shù)據(jù)群發(fā) 1 分點評。這一事件進一步將新版《紅樓夢》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。
回顧新版《紅樓夢》的拍攝歷程,從資本的介入導致選秀黑幕,到導演對作品理解的偏差,再到如今的撲街局面,令人深思。究竟是觀眾的審美過于苛刻,還是作品本身存在諸多不足?這或許需要我們進一步探討。